学术活动

清代诗文研究反思与拓展工作坊

作者:     日期:2024-04-15


2024412日下午,开云官方在线入口活水轩举办了“清代诗文研究反思与拓展的工作坊”。此活动是“开云官方在线入口建院11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特别邀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严志雄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罗时进教授以及校内外多名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共同参与讨论。两位教授围绕清代诗文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分享研究心得,具有研究视角与方法论上的启发意义。

工作坊现场

活动伊始,南京大学徐雁平教授热情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简要介绍了本次工作坊主旨。活动上半场严志雄教授发表题为《钱谦益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的主题报告下半场罗时进教授《清代诗歌的复杂性生成背景与可能性研究进路》为题,对之进行深入探讨。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后,与会学者及参加活动的同学围绕各自研究的问题,与两位教授进行讨论。

徐雁平教授主持活动

上半场严志雄教授的报告,以钱谦益研究为个案,对“文史互证”等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并提出明清文史研究的“社会关系学”范式。作为文学与历史研究的重要人物,钱谦益的诗文创作与政治行为常被并论,“贰臣”形象及“复明”成为解读其作品的重要基准。前辈史家陈寅恪先生,留心考察钱谦益诗文中的“古典”与“今典”,援用大量周边证据,以诗、史互证,著成《柳如是别传》。该书成为研究钱谦益生平际遇、诗文创作、钱氏心史的范式。

严志雄教授报告

严志雄教授特别指出,陈寅恪先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值得尊重,但《别传》呈现的“政治寓言”与讽喻式解读还可重新思考,仍需研究者尝试开拓不同的研究进路。钱谦益的政治与道德操守固然是研究其人的重要面向,但不应成为终极问题或答案。研究钱氏的诗文,应该尝试走出泛历史、泛道德判断的窠臼,采取新的思考、提问、分析范式,以更接近钱谦益的真实面貌。

严教授以“黄毓祺案”为例,指出明清文史研究应更多关注社会关系的角度。不仅要关注钱谦益的文字,更要从文字中联系钱氏个人,进而联系到钱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学者有必要综合考虑钱谦益诗文所涉特定的人、地、事、物、时,探究钱谦益与当时包括家族、姻戚、乡里、师友在内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复杂关系,进一步思考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他的诗文创作,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钱谦益的诗文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更加准确认识钱谦益的多重身份。

报告结束后,俞士玲教授、朱琪教授等专家以及现场同学分别就应该如何笺注钱谦益、柳如是的诗歌,如何看待钱谦益作品中的异文、星象等问题与严教授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提问

下半场罗时进教授的报告,聚焦于清代诗歌的复杂性生成背景及其研究进路。清代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史的一个全面总结期,其诗人数量、创作丰富性和现象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故而清代诗歌研究充满挑战。当今学者对唐宋诗歌较为熟悉,而对时代最近的清代诗歌反而较为陌生,尤其在诗人和作品的数量、清诗的定义和分期、诗社和流派的数量、哪些诗人和作品堪称“清诗典范”等问题上还存在“三不知”的现象。

罗时进教授报告

针对清诗研究的现状,罗教授提出一系列可继续深挖的问题与续问,指出清诗研究的空间与价值。问题包括清诗的社会和文学价值、适用的研究方法、诗人的分层研究、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发展、叙事性的特征、文体互动现象、日常生活和重要事件的影响、清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经典化过程等。续问还涉及历史大变局的体现、康乾时期的诗歌盛世、晚清时期的诗歌特征、唐宋诗之争的意义及对清诗的影响、清人的世界观如何融入诗歌、龚自珍的地位、后科举时代士人心态的变化、语体变化对诗歌的影响、如何在清诗史中给予竹枝词、联句诗等形式作品适当的地位等。

为应对以上清诗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罗教授提出了几点研究的建议。研究者可以传统的研究方法为基础,深化与反思已有课题的讨论,同时应对地域文化和地方文献的影响多加关注,注意文化南北差异,结合“形下”的具体问题和“形上”的意义价值两方面等深入清诗研究。

在讨论环节,开云官方在线入口参与“全清词”项目的闵丰教授,与罗教授讨论“全清诗”编纂的难度与可能性。同学们也就清诗是否具有独立的审美范式、从“眼光向下”出发应该如何处理“有诗集无诗名”的诗人等问题,向罗教授请教。

严志雄教授和罗时进教授分别从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两个维度,总结并反思当前清代诗文研究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为清代诗文研究领域带来新的研究范式、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与会学者结合个人研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点击率:

0